7月防病提醒 | 防蚊、防病,安然度夏
文章来源: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口市健康教育所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
7月暑假开始了,热浪也来了,各种细菌、病毒和蚊虫等病媒生物也跟着来报道啦。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以及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尤其暑假来临,孩子的出行更要多加关注!
登革热
0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经“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02、如何防护?
1.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裸露的皮肤应喷涂驱蚊剂。
2.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或驱赶成蚊。
3.翻盆倒罐清理积水,花瓶、水缸等容器要定期换水、加盖,防止幼蚊孳生。前往非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外出旅游史。
手足口病
0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口鼻分泌物、疱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02、如何防护?
1.保持手卫生。因为病毒主要是通过眼、口、鼻侵入机体,所以保持手卫生非常重要。
2.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飞沫可以传播疾病,如果保持空气新鲜,就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在流行季节,孩子们尽量减少聚集。
4.尽量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5.接种疫苗。目前有肠道病毒71型疫苗,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0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虫叮咬传播,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有乙脑病毒的猪可提供大量病毒给蚊子,再经蚊子叮咬传染给人。
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通常在39℃以上并持续不退)、剧烈头痛、惊厥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并可以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02、如何防护?
1.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幼虫及虫卵。
2.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3.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满8月龄及2周岁的孩子可以各接种一剂乙脑减毒活疫苗(免费),家长也可按自愿自费原则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乙脑灭活疫苗进行接种。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
01、什么是布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乙类传染病,多由患布病的家畜传染给人类。主要表现有: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多种症状,并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畸形等。
02、如何防护?
1.对牧场、奶厂和屠宰场的牲畜定期进行布病检疫,病畜应及时扑杀,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
2.提倡圈养,牲畜的圈舍应远离住房处,严禁在住房内产羔和接羔。
3.禁止食用病畜肉及乳品,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
4.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
5.在接羔助产和处理流产胎儿、死羔、剪羊毛时应戴乳胶手套,清扫畜圈时要戴口罩,并用消毒液洗手,严禁赤手抓拿流产物。
6.家畜的流产胎儿、胎盘、胎衣和死胎等,不要随意丢弃,应将其深埋在地下0.5米以下或烧毁。流产胎儿和羊水污染的场地,用10%-20%石灰乳和10%-20%漂白粉乳浸透垫草和地面。
新冠病毒感染
01、什么是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个人更要坚持做好卫生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积极有效地应对疫情,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02、如何预防?
1.讲究卫生,注意个人防护,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线”安全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日常卫生清洁,必要的时候对重点场所和频繁接触的部位进行定期消毒。
2.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聚餐、聚会等活动。
流行性腮腺炎
0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妊娠早期可经胎盘传至胚胎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02、如何防护?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可预防腮腺炎的发生。儿童在8月龄、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腮风疫苗)。除常规免疫接种外,建议儿童可在小学入学前(6岁)自愿自费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2.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勤晒衣被、消毒玩具,提醒孩子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
风 疹
01、什么是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风疹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传播。主要表现为低热、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等,严重的可有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造成发育迟滞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导致出生缺陷,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02、如何防护?
预防风疹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麻腮风疫苗(MMR疫苗)是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三合一”减毒活疫苗,一针可抵御三种疾病的致命威胁,婴幼儿在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
为有效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建议对风疹缺乏免疫力(风疹病毒IgG抗体阴性)的育龄女性,备孕前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费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
麻 疹
01、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暴露麻疹病毒后的显性感染率为90%以上,是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发肺炎、脑炎、喉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亦可造成感染。
02、如何防护?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手段。麻腮风疫苗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接种两剂可提供长期保护,降低发病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如果错过了接种时间,记得及时补种哦!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等日常防护措施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