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劝你多吃这几种果蔬,帮助抵御流感侵袭、感冒后尽快恢复健康~


小雪节气,寒流来袭,气温骤降,身体的免疫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也是流行性感冒趁虚而入的时节。因此,大家一定不要大意,要多关注、感受自己的身体状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通过食养提升自己的抵抗力,即便感染了流感,也可以在感染期和康复期进行合理膳食搭配,帮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


小雪节气,也有一些应季的水果和蔬菜上市。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食药同源的蔬果和佳肴。



一、金桔


金桔的“桔”谐音“吉”,且果实金黄,外形圆润,满含了人们对吉祥、团圆的美好寓意。


金桔盛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和温暖地带,在南方广泛栽培,其中广西融安是全国最大的金桔生产基地,江西信丰、湖南泸溪、福建尤溪等地也是金桔的主要产区。


3c9ad10030a135b518b24f6fb4d47c1a.jpg


金桔营养丰富,有“冬日暖阳”之称,在冬季的水果中有着独特的营养优势和药用价值。金桔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及钾、镁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远超苹果和梨等水果。金桔果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生津止渴、理气化痰、润肺定喘等功效。而且金桔属于低升糖指数的水果,也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秋冬季节正是金桔上市之时,不妨将新鲜的金桔放在手边,每天食用几颗。国家卫生健康委针对流感导致咳嗽的食养建议中,多次提到了金桔,并给出了食养方。


图片

 金桔马蹄饮


配方:金桔100克(不切开)、马蹄50克(去皮切碎)、桔梗10克


制法:上述原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约40分钟至200毫升即可。


服用方法:分3-4次/日,趁热服用。


功能: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适用于:咳嗽伴有咽痛,咯黄痰,身热或烦热,口苦等。


图片

  金桔陈皮饮(儿童)


配方:金桔50克(不切开),生姜10克(切片),陈皮2克,桔梗5克。


制法:上述原料放入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煎煮约40分钟至150毫升即可。


服用方法:分3-4次/日,趁热服用。


功能:散寒解表、化痰止咳。


适用于:咳嗽咽痒,咳白痰,怕冷,头痛,流清涕,肢体冷痛等。


28281358fc4a27154fc660997e3eba0b.jpg



二、葱白


大葱是一种耐寒、适应性强、喜冷凉的蔬菜。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秋播大葱(冬葱)是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一茬。这个时期的大葱高大粗壮、葱白紧实,味道辛辣有甜味。


葱白是小雪时节的“驱寒能手”。从营养的角度看,葱白含有硫化合物,这是葱白辛辣气味和多种健康益处的主要来源,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帮助抑制呼吸道常见致病菌,减少感冒风险。葱白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黄酮类抗氧化物质。


葱白在食药同源食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功效在中医书籍中有着明确记载,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流感轻症时,如果出现怕冷、轻微发热、头痛、鼻塞、流清鼻涕等,不妨参考下列的食疗方操作起来。


196b42577b049c388a105d14ab732a8f.jpg


图片

 桑叶芦根饮(儿童)


配方:桑叶10克,芦根5克,葱白3-4节,甜杏仁10克。


制法:上述原料放入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小火煎煮约40分钟即可。


服用方法:分3-4次/日,趁热服用。


功能:疏风解表,止咳化痰。


适用于: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


图片

  豆豉二白汤


配方:淡豆豉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00克。


制法:上述原料放入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煎煮约15分钟即可。


服用方法:代茶饮。


功能:解表,发汗,散寒。


适用于: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者。


图片

  葱白大米粥


配方:大米(糙米为佳)或小米50克,带须鲜葱头(到葱白部分)7-8根,生姜5片,陈醋适量。


制法:先将水煮开后加入大米或小米、生姜煮30分钟,然后加入葱白,煮至米熟烂,最后加入陈醋5-10毫升调味起锅。


服用方法:趁热服用。


功能:解表散寒,益气和中。


适用于:全身酸痛。


f4a1b558aefb5f81b02655a796d8d3d0.jpg



三、山药


山药是典型的秋冬季节食材,也是食药同源的典型代表。


在我国北方地区,山药收获期短且集中,必须在土壤封冻前全部收完。当山药的地上部分枯萎,就标志着山药已经将全部精华输送并存储在地下的块茎中。此时收获产量最高,营养价值也最好。较低的气温也会让山药内部的部分淀粉转化成糖,口感更加软糯、甘甜。河南、山东、河北等省是我国北方山药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10月底-11月收获。


山药黏糊的汁液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非常适合肠胃虚弱人群。这些成份还有辅助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山药富含抗性淀粉,能够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通便、增加饱腹感的作用。


从中医角度看,山药可用于健脾止泻、补肺止咳、固肾益精。当脾胃变弱,食欲不振,可以在日常的饮食中,加入山药,帮助自己尽快恢复胃口。


a290266a66437776efc91bec5ef5c419.jpg


图片

 山药炖瑶柱


配方:山药20克(干),瑶柱50克,葱,料酒,姜,食盐适量。


制法:山药洗净、切薄片,瑶柱用水发透,姜切片,葱切花,洗净后煮熟。将山药、瑶柱、姜、葱、料酒放入炖锅内,加入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撇净浮沫,再用中火炖50分钟。


服用方法:温服,每日一次。


功能:滋补脾胃。


适用于:脾胃虚弱见食欲不振等。


图片

  芡实山药粥


配方:芡实15克,山药30克(干),粳米30克。


制法:芡实洗净,山药洗净去皮切段,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熬制。


服用方法:熬熟即可食用。


功能:健脾利胃、益气止泻。


适用于:腹泻等。


图片

  苹果山药散


配方:苹果30克(干),山药30克(干)


制法:苹果干与山药干研磨碎后一同放入温水中。


服用方法:温开水送服。


功能:健脾止泻。


适用于:腹泻等。